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曾在今年年初時把通貨緊縮風險稱為可能是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頭號威脅”,而IMF近日在最新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將歐元區(qū)的通縮風險列為全球經濟下行的三大風險之一。
“歐元區(qū)的復蘇可能停滯,需求可能進一步減弱,低通脹可能變成通縮。”IMF稱,如果通脹狀況沒有改善,歐洲央行可能有必要做更多的事情來抵御通縮風險,其中包括購買主權債券。
不斷上升的通縮風險,或再度成為政策決策者需要討論的重要課題。“當前,全球正處于一種通脹收縮(dis-inflation)的狀態(tài),主要由于發(fā)達經濟體通縮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所導致。”法國巴黎銀行(BNPParibas)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低于“必要的”通脹水平,直接導致全球經濟增長的徘徊不前。
通縮風險隨處可見
金融危機爆發(fā)六年后的各國經濟增速依然乏力,與此對應的是,通縮風險卻在不斷積聚。
經濟學者普遍認為,一旦通貨緊縮出現,也就是物價、工資、利率、糧食、能源等價格持續(xù)下跌,且全部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況。
“從全球來看,目前通縮跡象并不明顯,稱之為低通脹水平較為合適。必要的通脹水平,目前是指發(fā)達國家CPI達到2%,而發(fā)展中國家則是在3%~4%的水平。”陳興動告訴本報記者,而現實情況是,包括美國、歐元區(qū)在內諸多發(fā)達經濟體的通脹水平低于央行設定的目標。除巴西、印度以外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也不例外,而中國目前也遠低于3.5%的CPI增速設定目標。
“個人認為這是此前大規(guī)模量化寬松所導致的后果,一方面人為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需求但實際效果遠不能令人滿意;另一方面卻導致全球產能過剩的局面產生。”陳興動稱,CPI過低將帶來長期風險,企業(yè)無定價權使得企業(yè)利潤下降,從而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員工薪資下降、需求減弱乃至最終拖累經濟。
當前,通縮風險正成為歐元區(qū)經濟面臨的主要威脅。在私人企業(yè)與政府去杠桿化的過程中,歐元區(qū)出現了大量的閑置產能,導致通貨膨脹率持續(xù)低于潛在水平。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歐元區(qū)9月CPI初值年率升幅放緩至0.3%,為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受汽油價格大幅下降影響,美國8月CPI月率出人意料一年多來首次出現下降。截至8月份的過去12個月中,美國消費價格指數未經季節(jié)調整的漲幅為1.7%,核心消費價格指數也上漲了1.7%。與此同時,日本正處于搖搖晃晃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之中,8月日本核心CPI增長放緩,意味著日本央行想要達到設定的2%通脹目標仍存挑戰(zhàn)。
此外,中國8月CPI同比增速2.0%,為四個月最低水平,且不及預期及前值;與此同時8月PPI(工業(yè)品出廠價格)同比下跌幅度超預期,較上個月跌幅明顯擴大,且為連續(xù)第30個月出現同比下滑。
政策操作尚有空間
通脹收縮或給各國央行帶來了更多政策操作空間。以日本和美國作為前車之鑒,如果貨幣量的增長將導致通脹,量化寬松或并不能直接有效地解決通縮。陳興動認為,考慮到當前的全球通脹背景,各國的寬松政策是否“適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歐元區(qū)通脹率現已連續(xù)第12個月低于1.0%,消費價格的進一步下跌越發(fā)凸顯出決策者們所面臨的嚴重威脅,他們可能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來評估自6月以來宣布的兩輪刺激措施,包括向銀行提供廉價融資,下調關鍵利率,以及購買資產支持證券和擔保債券。而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Draghi)近日明確表示預計歐元區(qū)不會出現日本式的通縮,并重申歐洲央行已準備好在必要時采取更多措施,“若有必要進一步應對低通脹持續(xù)過久的風險,我們隨時準備在職權范圍內使用更多非常規(guī)工具,并調整我們非常規(guī)干預手段的規(guī)模或結構。”
“歐元區(qū)經濟最糟糕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仍在底部運行。”陳興動對歐元區(qū)的形勢表示擔憂,真正的量寬政策在歐元區(qū)或很難執(zhí)行,采取根本的改革并有財政政策的配合來激發(fā)歐元區(qū)各國的經濟增長需求是關鍵。澳新銀行中國分析師周浩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歐元區(qū)的通脹短期內很難有起色,歐元區(qū)通縮問題的解決則需要歐洲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共同發(fā)力,這在內部短期內無法解決,而外部的輸入性通脹或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如美國對歐洲的出口增加以及中國的通脹壓力緩釋。
而在價格上漲乏力的情況下,美聯儲一直維持利率在創(chuàng)紀錄低位,而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或于本月停止。不過,陳興動認為,美國通脹水平的下降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美聯儲的升息步伐。日本方面,盡管央行決策者們似乎對通脹正走在央行設定的目標軌道上信心十足,但日本經濟第二季度出現萎縮后,通脹數據的任何疲軟都有可能增加央行加大刺激的壓力。
中國方面,樓市低迷,經濟下行風險令人擔憂。“中國正在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增加了工業(yè)品領域的通縮問題,而PPI則是中國反腐力度加大所帶來的必然結果,這都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周浩對本報記者稱,但從中國經濟增速和就業(yè)水平來看,中國所面臨的是一種“假性通縮”,目前進一步加大貨幣寬松力度的空間有限,而控制信貸投放,減少產能過度釋放,則可以緩釋中國目前低通脹的壓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3dtdv.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